锐评
要闻
视听
图说
热线
部门
商城
县域
数字报
看电视
听广播

您的位置:首页>要闻 > 社会 >

雕刻老手艺 龙年新活力

来源:聊城新闻网  2024-02-08 08:45:14
A+A-
分享

  本报讯(记者 张洁 吴兆旭 通讯员 王冉)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时代的变迁。龙年到来,35年坚守传统印版雕刻技艺的李公山,将龙形图案融入其中,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持续焕发生机。

  形状各异的刻刀,散发着莹白色光芒的小台灯,传统印版雕刻技艺传承人李公山蜷身伏案,右手紧握拳刀,左手顶住刀背,刻刀划过木板。从一棵梨树选材到截板、蒸煮、晾晒、曝皮、打格、书写,他潜心研究多年。李公山刻书一般都是用一把拳刀,在雕刻的过程中先把横画刻了然后刻竖画。在刻每一笔画的时候都要细心,一个板上边几百个字,如果出现一个错误就会前功尽弃,所以说刻书这个技术是一个让人比较耐心能沉得下来,对传统文化要求比较高的技艺。

  刻版印书技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清时期,聊城的印书业盛极一时,当时印书采用木板雕刻技艺,逐渐销声匿迹,前年,传统印版雕刻技艺被纳入县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李公山说,各级的文旅部门对这一块保护得非常好,对刻书感兴趣的越来越多,最近就有人要专门地学这项技术,所以说感觉到非遗文化迎来了春天。

  如今,雕版印刷技艺的流传早已不为生产性,而是一种文化性积累。为让非遗技艺融入现代生活,李公山思索求变,在保护、传承、创新上绽放智慧,将雕刻技术用在笔筒、镇尺等文创产品中,通过新的传播方式及创新融合,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。李公山说,印版雕刻技艺在聊城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,这种古老的技艺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,而是在新的时代焕发出了新的活力。

编辑:李明
校对:苏永乐
审核:刘 飞
相关推荐

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版权声明 | 联系我们 |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

聊城新闻网 2006-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/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: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鲁)字第720号
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18663509259 举报邮箱:lcxw@ethelie.net